塞维利亚套,塞维利亚的嘲弄者
1.世界最有名的歌剧是什么
2.世界上最著名的15部歌剧?
3.谁能介绍吓美国电视剧《罗马》?
4.熙德的有关资料
5.可以给我推荐一些比较著名的古典歌剧吗?
动物狂欢节(The Carnival Of The Animals) 又称《动物园大幻想曲》。作于1886年,是一首十分独特的作品!独特之一是乐器编制:是由两架钢琴与九件乐器(小提琴二、中提琴、大提琴、倍大、长笛、单簧管、木琴各一)的室内乐组成 。独特之二是:组曲由多达十四个乐章组成,独特之三是作者大量采用通常被认为最不足取的单纯音响模仿手法,可是却富于美感,逗人喜爱。独特之四也是最为独特的一点:作品中不仅用了他本人以前的音乐主题,而且还引用了其他作曲大师的许多旋律,并加以夸张、变形、漫画化。难以断言,这是出于“善意的玩笑”、童心不泯的“恶作剧”还是意有所指的刻薄讽刺。
其实这部作品是作者专为自己闹着玩而写的由于其中引用其他作曲家的一些曲调,大都经过并非善意的改动,常常带有讥讽的意味,因此,在作者在世时,除在1887年2月在巴黎秘密为朋友演出过一次外,圣桑禁止在他生前演奏或出版这部作品,唯独其中的 “天鹅”一曲可以例外。圣桑死后,人们看到他的遗嘱已经取消对这部作品的各种限制,自此以后,《动物狂欢节》便作为一套管弦乐组曲经常出现在各国音乐会舞台上。在《动物狂欢节》中,作者以生动的手法,描写动物们在热闹的节日行列中,各种滑稽有趣的情形。
整部组曲由十三部标题小曲和终曲组成: (Introduction and Royal March of the Lion)
编制:双钢琴、弦乐五部
两架钢琴从弱转强的和弦颤奏,是兽王出场的威武先导,我们还没有看到狮子的身影,但在弦乐组中已经可以听到它那一阵强过一阵的咆哮声,这就是全曲的引子。接着,音乐的速度转快,两架钢琴模仿的是军号合奏,这种合奏作为王公贵族出场的信号,我们都已熟知,而兽王呢,它居然也讲究这样的排场!随后,这只狮王便在威武的进行曲中出现了。狮王的出巡由主题的反复进行来表现,它的仪仗队(军号合奏的模仿)经常跟在它的身旁,这狮王也不时用吼叫来显示它的威风(钢琴和低音弦乐器的半音进行乐句)。 (Hens and Cocks)
编制:单簧管、双钢琴、双小提琴、中提琴
真想不到小提琴能够把母鸡生蛋的叫声模仿的这样惟妙惟肖,这个动机从拉摩的一首著名钢琴曲引来的。钢琴与小提琴的另一个音型让我们听到了公鸡报晓。 (Wild Asses)
编制:双钢琴
作者把原来的标题“敏捷动物类”改为副标题时,特指中亚细亚草原的野驴,双钢琴飞驰般的快速演奏,描绘了野驴驰骋时的野性十足。有趣的是,这些乐句自始至终几乎没有变换过节奏和力度,喜欢挖苦人的圣桑在这里明确无误地嘲弄那些在技巧上看来令人眼花缭乱的钢琴表演者——这些人的音乐素质要是能够像他们的运指功夫那样灵巧伶俐,倒是会成为音乐家的。圣桑是一个地道的钢琴家和管风琴家,因此,他对钢琴演奏上那种刻板和机械的训练特别反感,在这组作品的十四首乐曲中,他两次把它当作一个讽刺对象,这并不是偶然的。 (Tortoises)
编制:第一钢琴、弦乐五部
它是从奥芬巴赫著名喜歌剧《地狱中的奥菲欧》拿来这首风靡一时的《康康舞曲》的曲调,不同的是他将原来狂热的急板放慢了无数倍。低音弦乐器演奏出乌龟诙谐缓慢地由远而近地爬行,不时地东张西望,偶尔吃一两口路边的青草,不慌不忙,憨态可掬。 这支旋律在**《河东狮吼》里也被恶搞过,当时古天乐唱着“来来我是一个苹果,果果果果果果.....”用的就是这支旋律,而张柏芝则在一旁“击节而喝”。看来,咱们新新人类的恶搞癖好,还是跟圣桑爷爷学的呢。 (The elephants)
编制:第二钢琴、低音提琴
低音提琴作为主奏乐器,演奏出较轻快的圆舞曲,低沉的声响加上舞曲的节奏,一听便可想象大象扭动着那笨重庞大的身躯,显得即滑稽可笑又形象生动。取自伯辽兹的戏剧传奇《浮士德的沉沦》中轻盈飘逸的《仙女之舞》,要是伯辽兹看到圣桑如此糟蹋他的作品,会作何感想呢。 (Kangaroos)
编制:双钢琴
双钢琴交替奏出了跳跃性的音型,刻画出袋鼠轻快而敏捷的身影,互相追逐、嬉戏、无忧无虑,恰与大象的形象形成鲜明的对照。 顿音同休止符交替组成的轻捷跳动音型,惟妙惟肖地模仿出袋鼠惊人的跳跃本领,而穿插其中的停顿音型,似乎是在描写袋鼠在跳动中不时出现稍为踌躇不前的片刻。 (The Aquarium)
编制:长笛、双钢琴、弦乐四部(减去低音提琴)
两架钢琴奏出节拍交错的反向琶音进行,展现了微波荡漾的水面、阳光在清彻的水中直射水底、千姿百态的鱼群在悠游,在这一成不变的节奏上,长笛和小提琴演奏着同样纯净的旋律,钢片琴以晚半拍的方式复奏主题旋律以及近结束时出现的多次滑奏,则有如鱼鳞在阳光下闪烁的光点似的。整曲美丽得令人犹如身临其境。 (Persons with Long Ears)
编制: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
小提琴以特殊的方法齐奏,怪诞的声响表现了莎士比亚喜剧“仲夏夜之梦”中一种驴头人身的怪物在声嘶力竭地鸣叫(也正是日常人们所见的驴叫),这是圣·桑在讽刺那些饶舌的所畏艺术权威们。 (Cuckoo in the Heart of the Wood)
编制:单簧管、双钢琴
钢琴以和弦轻轻地表现出幽静的森林,杜鹃的啼声在单簧管的模仿演奏下,栩栩如生。一种和谐宁静的大自然与前一段的声嘶力竭又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和心理感受。 (The Aviary)
编制:长笛、双钢琴、弦乐五部
弦乐器奏出的颤音呈现出群鸟振翅高飞的画面,其间不断地有小鸟在跳跃在欢唱。 (Pianists)
编制:双钢琴、弦乐五部
车尔尼的钢琴简易音阶练习在此反复弹奏。我们知道,钢琴家同摆在动物园里供人们观赏的动物,应该说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我们也知道,那些只会没完没了地弹车尔尼的学生,可能是不大会有出息的。为了说明这点,圣桑索性让钢琴反复演奏这首车尔尼简易练习曲,而把乐队只限于小心翼翼地提供转调的和弦而已。看来圣桑对初学钢琴者那样拙劣的演奏是深恶痛绝的,他在这里甚至把他们关进动物园去了。 (Fossils)
编制:单簧管、木琴、双钢琴、弦乐五部
这回,圣桑不但嘲笑了别人的作品已经僵化和过时,也嘲笑了他自己。圣桑自己的《骷髅之舞》中已为人们所熟知的那些白骨的声响,现在用木琴干枯但明亮的音色再现了出来;而同这些只剩下白骨一副的鬼魂主题相交织的,还有两首古法国民歌的动机以及摘自罗西尼的《塞维利亚的理发师》中罗西娜的咏叹调的一个乐句(单簧管)。所有这些曲调都这样快就变成化石了吗? (The Swan)
编制:双钢琴、大提琴
这是整套组曲中最受欢迎和流传最广的一首乐曲(《不能说的秘密》中周杰伦在毕业音乐会上弹奏的就是这个主题的变奏);有人可能并不知道圣桑写过《动物狂欢节》,也不了解《天鹅》的出处,但很早便被《天鹅》迷人的旋律所陶醉——当然这种情况在古典音乐中很常见。当各种不同性格、不同形态的动物全部出场之后,高贵神圣的天鹅才缓缓游来,清澈的湖水映衬着洁白美丽的“皇后”,在美丽和神圣面前,谁不肃然起敬?极其优美的旋律在大提琴上轻缓地流出,它的主要旋律几乎没有什么装饰,但就这样的轻描淡写却比华美的辞藻更适合于天鹅本身,也显得更加一往情深。两架钢琴的起伏音型,当然可以理解为模仿水波的荡漾,这里只作背景作用,它轻声细语地烘托主题的叙述,使整个曲子既主次分明,又浑然一体。 (Finale)
编制:短笛、单簧管、木琴、双钢琴、弦乐五部
当美丽与神圣到来之后,真正的狂欢开始了,在序奏的引导下,整齐而有节奏的欢庆主题随即出现,这支舞曲性旋律在其反复陈述过程中,还可以明显听到动物园里几乎所有的角色,都出来做最后的谢幕:快腿野驴抢先一步出场,母鸡也紧紧跟上,然后是袋鼠,至于乌龟和大象,对这样疾快的舞步可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呆在一旁凑个热闹咯。充满着生机、充满着激情、充满着平等与博爱,没有物种界线、没有强弱之分、没有贵贱之别、没有时空间隔……只有欢乐!
世界最有名的歌剧是什么
《完美罪行之友》 安德烈斯-特拉别略《堂吉诃德》 米盖尔·德·塞万提斯(“西班牙戏剧之父”)《伟大的牵线人》 何塞·埃切加赖(获诺贝尔文学奖 )《不吉利的姑娘》 哈辛特·贝纳文特·伊·马丁内斯(获诺贝尔文学奖)胡安·拉蒙·希梅内斯(1881~1958)西班牙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诗韵集》、《悲哀的咏叹调》;散文集《三个世界的西班牙人》;长诗《空间》等阿莱克桑德雷·梅洛,西班牙诗人 《天堂的影子》戴利贝斯(Miguel Delibes)----《异教徒》
蒂尔索·德·莫里纳---- 《塞维利亚的嘲弄者》(1630)
卡斯特罗----《熙德的青年时代》(1618)
路易斯·德·冈果拉---- 长诗《寂寞》和《波利非莫和伽拉苔亚的故事》
凯维多----《大骗子堂帕勃罗斯·布斯康的一生》
彼德罗·卡尔德·隆·拉·巴尔卡---- 《精灵夫人》(1629),《萨拉梅亚的镇长》(1636),《人生如梦》(1635)
阿尔瓦罗·庞波(Alvaro Pombo)---- 《玛蒂尔达·图尔平的财富》
罗萨莱斯----《风之影》,《看不见的城市》
世界上最著名的15部歌剧?
这有很多了,并没有所谓的第一,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嘛,很难分出高下
由小约翰.施特劳斯作曲,俄罗斯圣彼得堡穆索尔斯基国家模范歌剧舞剧院演出的著名轻歌剧《蝙蝠》将于4月22—23日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上演,并参加第三届国际戏剧季的演出。
《蝙蝠》是北京首次由著名国外大歌剧院演出的整本歌剧
《蝙蝠》是施特劳斯的颠峰之作,世界上久演不衰的经典歌剧
《蝙蝠》由俄罗斯圣彼得堡穆索尔斯基国家模范歌剧舞剧院演出,它是俄罗斯三大歌剧院之一,与莫斯科国家大剧院、马林斯基大剧院齐名,是俄罗斯最专业、最优秀、最正宗的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演出团体,以演出歌剧著称,美名响誉世界对于多数普通观众来说,欣赏歌剧绝对是一种阳春白雪的享受,但是这种距离感将要被即将演出的轻歌剧《蝙蝠》所打破。《蝙蝠》是歌剧史上最经典的剧目,获得了超过200项的各类大奖,在法国、德国、日本、荷兰、希腊、葡萄牙、美国、英国、奥地利、澳大利亚等国巡演异常火爆,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经典歌剧之一。《蝙蝠》的序曲从它一问世起就成为极其流行的通俗名曲,是音乐会上经常被演奏的曲目。《蝙蝠》以其不凡的艺术造诣堂而皇之地进入了大歌剧院,而且一百多年来,一直是许多国家第一流歌剧院的保留节目。 如:在维也纳歌剧院在每年的圣诞节前, 都要演出一场真正的“维也纳歌剧” —— 小约翰·施特劳斯的“蝙蝠”。 每张票要二千多先令,最次的也要几百先令。
该剧是小约翰.施特劳斯的绝笔之作。创作完《蝙蝠》,这位伟大的作曲家就染病去世了。小约翰·施特劳斯一生中写过不少轻歌剧,其中以这一部最为有名。
而演出此剧的圣彼得堡穆索尔斯基国家模范歌剧舞剧院则是俄罗斯最古老的剧院之一。
十月革命前该剧院叫皇家米哈伊洛夫斯基剧院,从1895年到1917年期间,法国剧团和德国剧团常年驻剧院演出。约翰.施特劳斯不止一次在剧院执棒指挥,俄罗斯著名男低音歌唱家夏里亚宾多次在剧院出演主角。
1989年,剧院被命名为穆索尔斯基国家模范歌剧舞剧院。剧院的创作原则是保持古典传统,发掘被遗忘的歌剧舞剧名作,努力创作现代剧目。剧院上演过俄罗斯和其他国家的几乎所有著名的歌剧和舞剧。剧院多次到意大利、法国、德国、日本、荷兰、希腊、葡萄牙、美国、英国、奥地利、澳大利亚、以色列等国巡演。
此次来华巡演的乐队指挥、声部首席、歌剧主要演员均为人民演员、功勋演员、国家奖金获得者、俄罗斯和国际比赛的获奖者或入围者,由此不难看出剧院的实力。
《蝙蝠》的剧情虽不复杂,但同其他轻歌剧一样,是一出典型的“喜剧”,观众欣赏《蝙蝠》常常笑声不断。大概剧情是:法院公证人法尔克为报复埃森斯坦伯爵,与埃森斯坦伯爵的夫人罗莎琳达串通一气,在一个假面舞会上将埃森斯坦伯爵大大戏弄了一 番,最后引出一系列的喜剧笑话。这一轻歌剧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幽默诙谐。
威尔第 《弄臣》(四幕歌剧)
弄臣(四幕歌剧)威尔第曲。剧本由波亚维根据雨果的名著《国王寻乐》改编。1851年首演于威尼斯。剧情:主人公利哥莱托貌丑背驼,在孟图阿公爵的宫廷中当一名弄臣。公爵年青貌美,专以玩弄女性为乐,引起有关朝臣们的不满。而利哥莱托对朝臣妻女受辱的不幸大加嘲讽,得罪了许多人,终致失女之祸:他的爱女吉尔达,纯洁娟美,公爵乔装成穷学生暗中追求,骗得了她的爱情。朝臣们为了对利哥莱托施行报复,用计把吉尔达抢去,献与公爵。利哥莱托为此悲愤至极,顿起杀心,以美色诱使公爵夜宿旅店,雇用刺客将他杀死。黎明前,当他从刺客手中接过装有尸体的口袋,以为大功已成时,忽闻公爵高歌之声,急忙打开口袋,里面却是女扮男装,已经奄奄一息的吉尔达。原来,这个获悉行刺计划的少女对虚情假意的公爵一往情深,甘愿为爱情而替公爵一死。
作曲家创造了性格寡柔、内心感情变化多端的弄臣,风流浮华、多情善变的公爵和纯真深情、富于诗意幻想的吉尔达三个不同的音乐形象。第三幕利哥莱托的咏叹调,打破了咏叹调的严整结构,用更为自由的形式和咏叙式的音乐语言,以及曲调中多次出现带有哭泣的、断续的“啦啦啦”的特性主题,活龙活现地刻划了他当时不得不以强颜欢笑来掩饰内心极度痕苦和惶恐的特定情感。第二幕吉尔达那首著名的咏叹调《亲爱的名字》,华丽而迷人,洋溢着浪漫主义幻想的抒情气息,跳动着初恋少女热烈而狂喜的心。第四幕公爵的抒情歌《女人爱变卦》,节奏轻松活泼,音调花俏,是这位情场能手的绝妙写照。同一幕中公爵和玛达林娜、吉尔达、利哥莱托的四重唱,以公爵惯常的虚假而热情的歌调开始,玛达林娜以嘲笑的口吻应付他,接着是吉尔达失望而痛苦的悲叹,最后是利哥莱托决心报仇雪恨的咬牙切齿的声音,四个主题,忽而交错,忽而重迭,戏剧效果极为强烈。是意大利歌剧中最杰出的两首四重唱之一
普契尼《图兰朵》
这部3幕歌剧据意大利剧作家戈齐(CarloGozzi,1720—1806)的5幕同名寓言剧,由阿达米(Giuseppe Adami)与席莫尼(Renato Simoni)撰脚本,作于1921—1924年,逝世前仅完成第三幕前半部分,后半部分由阿法诺续成。其故事素材似乎取自17世纪末介绍到欧洲的波斯《仙女之箱》。此剧1926年4月5日在斯卡拉歌剧院首演,指挥为托斯卡尼尼,首演之夜,剧情到第三幕柳儿自刎时,托斯卡尼尼放下指挥棒对听众说:“就在这里,普契尼放下了笔。”全剧首演为次日。这部歌剧的3幕为:第一幕,北京紫禁城前。持续的行板,表示图兰朵的动机。黄昏,广场上的各式人听官吏宣读布告,布告上说,图兰朵公主将下嫁给猜中3道谜底的人,如果猜不中就会被斩首。波斯王子因猜不中,月亮出来时即被处以极刑。人们骚动着,向皇宫拥去。人群中丫环柳儿(Liu)搀扶着鞑靼逊王铁木尔(Timur),当柳儿哀求旁人帮着扶起被挤倒的铁木尔时,铁木尔儿子卡拉富与父亲相见。周围百姓被驱散,传来刽子手要行刑的叫声,铁木尔称柳儿无微不至地照顾他,柳儿称“我一直无法忘记王子的笑容”,表示她内心的爱慕。刽子手磨斧子,高唱《上油,磨利斧子》,即将被处刑的追求者高喊“图兰朵,冷酷的美人”。在东方氛围中,描述死刑的执行,合唱告终后,刽子手退场,众人在广场上仰望夜空,唱《月亮怎么还不出来》。月亮出来后,众人合唱《月亮出来了》,远方传来童声合唱《在东方山顶上有鹳鸟在歌唱》,其旋律取自中国民歌《茉莉花》。在月光下押到刑场的波斯王子脸色苍白,大众合唱“可怜的年轻人,请公主赦免”,卡拉富则诅咒冷酷的公主。在月光下,图兰朵上场,众人跪下,她默默拒绝大众的请求。卡拉富被公主美貌倾倒,忘我地自语:“美如天仙,宛如梦境。”众人都下场后,只剩下帕木尔、柳儿和卡拉富,卡拉富念叨着图兰朵,想跑到城墙边去敲锣,决心参加猜谜。3位大臣平(Ping)、彭(Pong)与潘(Pang)带着面具出场,忠告说:“你想干什么,快转身,否则生命难保。”3人说:“美丽的公主也不过是一张脸两只手两只脚的女人。”侍女要大家安静,因为公主在休息。3位大臣告诉卡拉富:3个谜是无法解开的,最好快快回去。卡拉富表示:“只有我才是她的恋人。”帕木尔悲哀地对他说:“你想遗弃年老的父亲吗?”哭泣的柳儿则唱咏叹调《请听我说,王子》(Signore,ascolta),哀求王子不要去冒险。卡拉富被感动,唱咏叹调《柳儿别哭》(Non Piangere,Liu),一边安慰柳儿,一边表示坚定的决心。卡拉富不顾大家劝阻,跑到墙下大喊3声图兰朵的名字,尽管柳儿等高喊“死亡”,他还是用力敲了3声锣,以示求婚。乐队奏图兰朵主题,高官称一切都完了,帕木尔与<<费加罗的婚礼>>(作曲莫扎特) 四幕歌剧,达·蓬泰编剧,莫扎特谱曲,1786年5月1日在维也纳国家剧院首次公演,30岁的莫扎特亲自指挥。1824年5月10日,在纽约国家公园剧院,以英文歌词演出。 法国戏剧家博马舍在18世纪70年代创作了“费加罗三部曲”的三部戏剧,分别是《塞维利亚的理发师》、《费加罗的婚礼》和《有罪的母亲》。前两部被谱成了曲,18世纪的莫扎特选择了第二部,19世纪的罗西尼选择了第一部。 如果你还没有看过罗西尼的歌剧《塞维利亚的理发师》的介绍,建议把这两个故事联系起来读,因为这两个故事是相互有关联的。 由于理发师费加罗在阿尔马维瓦伯爵的恋爱和结婚中作出了重大贡献,现在成了伯爵的仆人;曾被伯爵苦苦追求、终于作了伯爵妻子的罗西娜,现在已经受到了丈夫的冷落;伯爵此时的兴趣在一位名叫苏姗娜的女仆身上;苏姗娜,就是费加罗的未婚妻--所以,这部歌剧的中心,就是费加罗用智谋捍卫了自己的婚姻,最终获得了幸福。 <<魔笛>>(作曲莫扎特) 二幕或四幕歌唱剧,席坎内德编剧,莫扎特谱曲,1791年9月30日在维也纳郊外的狄亚·维登剧院首次公演;此剧首演时,并没有获得特别的热烈欢迎。可是每次再演,人望就增高,一星期后莫扎特在写给妻子康丝丹彩的信中曾表示:“我刚从歌剧院回来,今晚照样爆满。像咏叹调“知道爱情的男人”以及第一幕的银铃的场面,跟往日一样安可了……。” 此剧是莫扎特创作的最后一部歌剧,直到他临终前不久才告完成。在即将结束这部歌剧的创作时,有人委托他代作一首《安魂曲》,莫扎特认为此人是上帝的使者,是来召他回去的,他用全部精力,通宵达旦地创作这首在他看来似乎是为自己而作的《安魂曲》,最后终因体力不支而倒了下来。《魔笛》既具有正歌剧的庄严,又具有喜歌剧的明快,其音乐将神秘、圣洁的宗教色彩和明朗、欢快的世俗色彩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十分动听。而且莫扎特本人十分钟爱《魔笛》这部歌剧,他亲自指挥了第一场、第二场的演出,临死前几小时,他还渴望听到《魔笛》的音乐,他请人把钟放在床头,以便计算时间,在想象着正在进行的《魔笛》演出。 埃及王子塔米诺被巨蛇追赶而为夜女王的宫女所救,夜女王拿出女儿帕米娜的肖像给王子看,王子一见倾心,心中燃起了爱情的火焰,夜女王告诉王子,她女儿被坏人萨拉斯特罗抢走了,希望王子去救她,并允诺只要王子救回帕米娜,就将女儿嫁给他。王子同意了,夜女王赠给王子一支能解脱困境的魔笛,随后王子就起程了。事实上,萨拉斯特罗是智慧的主宰,“光明之国”的领袖,夜女王的丈夫日帝死前把法力无边的太阳宝镜交给了他,又把女儿帕米娜交给他来教导,因此夜女王十分不满,企图摧毁光明神殿,夺回女儿。王子塔米诺经受了种种考验,识破了夜女王的阴谋,终于和帕米娜结为夫妻。 <<塞维利亚的理发师>>(作曲罗西尼) 二幕喜歌剧,以法国作家包玛蔡斯的同名讽刺喜剧为蓝本,并由史特宾尼编剧。罗西尼以短短13天一气呵成谱曲,但它的首演却不尽人意,是西欧歌剧史上十分著名的首演失败之一,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罗西尼之前,当时意大利老资格的作曲家派西埃洛已将博马舍的喜剧《塞维利亚理发师》创作成歌剧。1816年,罗西尼受雇剧团的经理根据罗马教皇警察局的挑选又要他创作一部新的《塞维利亚理发师》。派西埃洛在观众中享有很高的声誉,罗西尼预料到会遇到麻烦。他事先写信给派西埃洛,请求他的准许。派西埃洛已经注意到了罗西尼这个年青的对手,回信时既客气又挖苦,说由他来批准罗马当局选定的脚本非常荣幸。尽管如此,相当多的观众仍认为罗西尼重新创作派西埃洛已经创作过的歌剧是胆大妄为,甚至感到非常气愤,1816年2月5日在罗马阿根廷剧院首次公演。首演当天,口哨声、喝倒彩声此起彼伏,观众几乎听不见演员在唱什么。第二天情况有所好转,一周以后,该剧的演出才获得巨大的成功。并与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共称为喜剧的双绝。很快成为世界各地歌剧院最重要的演出戏码之一,也使得此剧成为歌剧史上永放光芒的不朽名作。 17世纪西班牙的塞维利亚,年青的伯爵阿玛维瓦与富有而美丽的少女罗西娜相爱。罗西娜的监护人、贪婪的医生巴尔托洛也在打罗西娜的主意。伯爵在机智、正直的理发师费加罗的帮助下,冲破巴尔托罗的阻挠和防范,终于和罗西娜结成了良缘。 <<弄臣>>(作曲威尔第) 三幕歌剧,这歌剧原名(又名《里戈莱托》),最后改名《弄臣》。是根据法国著名作家维克多·雨果(1802-1885)的剧本《逍遥王》改编而成的。意大利歌剧作曲家威尔第谱曲,1851年3月11日在威尼斯凤凰剧院首次公演,1855年2月19日在纽约首次演出。演出均获得巨大成功,不久即在欧洲各剧场上演,流传至今。 这是十六世纪意大利曼都瓦城发生的故事,该城的公爵是一位风流潇洒的年轻贵族。他所豢养的弄臣是个上了年纪的驼子。为了娱悦公爵,弄臣除了要哭笑逗乐和百般阿谀之外,他还得常常物来满足公爵贪色的本性。甚至当这种事发生在弄臣的妻子和女儿的身上的时候,弄臣还会嘲弄那些愤怒的丈夫和悲痛的父亲。最后所有的报应终于降临在弄臣的身上。而他所珍爱并且怕被人发现的女儿,也成为天谴之下的牺牲者。这个歌剧从华丽的宫廷盛会开始,一步步地推向悲剧的高潮。 <<茶花女>>(作曲威尔第) 三幕歌剧,皮亚韦根据小仲马的著名小说《茶花女》》改编。1852年,威尔第在短短1个月内,完成全部作曲工作。 故事发生于19世纪巴黎城中名妓维奥莱塔与阿尔弗雷多相爱,并希望以此摆脱过去的生活。但他们的爱情遭到阿尔弗雷多的父亲亚芒的反对与干扰。维奥莱塔不得已回到以前的相好杜费尔男爵那里。阿尔弗莱德以为维奥莱塔背叛了自己,当众羞辱了维奥莱塔。在维奥莱塔病重时,阿尔弗雷多和父亲对自己的行为做了忏悔,倾诉了对这位不幸女子的钦佩心情。但这已为时太晚,维奥莱塔在爱人的怀中死去。 <<卡门>>(作曲比才) 风情万种的卡门成功地诱惑了已有情人的唐·霍赛,并在打人被捕后,从为她松绑的唐·霍赛手中逃跑。唐·霍赛当在监禁后与卡门的相会中,两人情意甚笃,并与同样追求卡门的上司楚尼卡中尉发生火并。唐·霍赛因此不能再回营房,被迫加入了卡门的走私集团。良心未泯的唐·霍赛在一次走私活动前与卡门发生了争吵。此时,米卡埃拉来寻找唐·霍赛,希望能挽救误人歧途的恋人。同样对卡门发生兴趣的斗牛士,与唐·霍赛险些进行了决斗,唐·霍赛被米卡埃拉劝去看望他已病危的母亲。在斗牛场中,卡门不愿以丧失自由为代价,拒绝了唐·霍赛要与她开始新生活的请求。烦躁欲狂的唐·霍赛一怒之下杀死了卡门。 <<奥赛罗>>(作曲威尔第) 四幕古典爱情歌剧,博伊托根据莎士比亚的戏剧《奥赛罗》改编,威尔第谱曲。于1887年2月5日在于米兰的斯卡拉剧院首演。 《奥赛罗》是以15世纪末叶赛浦路斯岛作为舞台的。主角奥特罗是一位黑皮肤的摩尔人,担任威尼斯军的统帅。他因听信部下的谗言,杀死了美丽忠贞的妻子黛丝德莫娜。等到明白事情的真相后,悔恨交集,终于自刀,追随爱妻于黄泉下。 <<艺术家的生涯>>(作曲普契尼) 四幕歌剧,《艺术家的生涯》又叫《波西米亚人》贾科萨与伊利卡合作编剧,普契尼谱曲,此剧故事取材自法国作家穆尔朱(1822--1861)的小说《波希米亚人的生活情景》,书中的情节,全是作者和他的伙伴们的亲身体验。叙述住在巴黎拉丁区的、梦想成为艺术家的贫穷青年,和造花女工间发生的有欢笑,有眼泪的生活与爱情故事。普契尼取用后,也植入自己贫穷青春时期的回忆,于是成为具有真实感的、青春诗篇般的歌剧。于1896年2月 1日在意大利都林的里乔剧院首次公演。柳儿为之哭泣
谁能介绍吓美国电视剧《罗马》?
<<费加罗的婚礼>>(作曲莫扎特) 四幕歌剧,达·蓬泰编剧,莫扎特谱曲,1786年5月1日在维也纳国家剧院首次公演,30岁的莫扎特亲自指挥。1824年5月10日,在纽约国家公园剧院,以英文歌词演出。 法国戏剧家博马舍在18世纪70年代创作了“费加罗三部曲”的三部戏剧,分别是《塞维利亚的理发师》、《费加罗的婚礼》和《有罪的母亲》。前两部被谱成了曲,18世纪的莫扎特选择了第二部,19世纪的罗西尼选择了第一部。 如果你还没有看过罗西尼的歌剧《塞维利亚的理发师》的介绍,建议把这两个故事联系起来读,因为这两个故事是相互有关联的。 由于理发师费加罗在阿尔马维瓦伯爵的恋爱和结婚中作出了重大贡献,现在成了伯爵的仆人;曾被伯爵苦苦追求、终于作了伯爵妻子的罗西娜,现在已经受到了丈夫的冷落;伯爵此时的兴趣在一位名叫苏姗娜的女仆身上;苏姗娜,就是费加罗的未婚妻--所以,这部歌剧的中心,就是费加罗用智谋捍卫了自己的婚姻,最终获得了幸福。 <<魔笛>>(作曲莫扎特) 二幕或四幕歌唱剧,席坎内德编剧,莫扎特谱曲,1791年9月30日在维也纳郊外的狄亚·维登剧院首次公演;此剧首演时,并没有获得特别的热烈欢迎。可是每次再演,人望就增高,一星期后莫扎特在写给妻子康丝丹彩的信中曾表示:“我刚从歌剧院回来,今晚照样爆满。像咏叹调“知道爱情的男人”以及第一幕的银铃的场面,跟往日一样安可了……。” 此剧是莫扎特创作的最后一部歌剧,直到他临终前不久才告完成。在即将结束这部歌剧的创作时,有人委托他代作一首《安魂曲》,莫扎特认为此人是上帝的使者,是来召他回去的,他用全部精力,通宵达旦地创作这首在他看来似乎是为自己而作的《安魂曲》,最后终因体力不支而倒了下来。《魔笛》既具有正歌剧的庄严,又具有喜歌剧的明快,其音乐将神秘、圣洁的宗教色彩和明朗、欢快的世俗色彩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十分动听。而且莫扎特本人十分钟爱《魔笛》这部歌剧,他亲自指挥了第一场、第二场的演出,临死前几小时,他还渴望听到《魔笛》的音乐,他请人把钟放在床头,以便计算时间,在想象着正在进行的《魔笛》演出。 埃及王子塔米诺被巨蛇追赶而为夜女王的宫女所救,夜女王拿出女儿帕米娜的肖像给王子看,王子一见倾心,心中燃起了爱情的火焰,夜女王告诉王子,她女儿被坏人萨拉斯特罗抢走了,希望王子去救她,并允诺只要王子救回帕米娜,就将女儿嫁给他。王子同意了,夜女王赠给王子一支能解脱困境的魔笛,随后王子就起程了。事实上,萨拉斯特罗是智慧的主宰,“光明之国”的领袖,夜女王的丈夫日帝死前把法力无边的太阳宝镜交给了他,又把女儿帕米娜交给他来教导,因此夜女王十分不满,企图摧毁光明神殿,夺回女儿。王子塔米诺经受了种种考验,识破了夜女王的阴谋,终于和帕米娜结为夫妻。 <<塞维利亚的理发师>>(作曲罗西尼) 二幕喜歌剧,以法国作家包玛蔡斯的同名讽刺喜剧为蓝本,并由史特宾尼编剧。罗西尼以短短13天一气呵成谱曲,但它的首演却不尽人意,是西欧歌剧史上十分著名的首演失败之一,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罗西尼之前,当时意大利老资格的作曲家派西埃洛已将博马舍的喜剧《塞维利亚理发师》创作成歌剧。1816年,罗西尼受雇剧团的经理根据罗马教皇警察局的挑选又要他创作一部新的《塞维利亚理发师》。派西埃洛在观众中享有很高的声誉,罗西尼预料到会遇到麻烦。他事先写信给派西埃洛,请求他的准许。派西埃洛已经注意到了罗西尼这个年青的对手,回信时既客气又挖苦,说由他来批准罗马当局选定的脚本非常荣幸。尽管如此,相当多的观众仍认为罗西尼重新创作派西埃洛已经创作过的歌剧是胆大妄为,甚至感到非常气愤,1816年2月5日在罗马阿根廷剧院首次公演。首演当天,口哨声、喝倒彩声此起彼伏,观众几乎听不见演员在唱什么。第二天情况有所好转,一周以后,该剧的演出才获得巨大的成功。并与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共称为喜剧的双绝。很快成为世界各地歌剧院最重要的演出戏码之一,也使得此剧成为歌剧史上永放光芒的不朽名作。 17世纪西班牙的塞维利亚,年青的伯爵阿玛维瓦与富有而美丽的少女罗西娜相爱。罗西娜的监护人、贪婪的医生巴尔托洛也在打罗西娜的主意。伯爵在机智、正直的理发师费加罗的帮助下,冲破巴尔托罗的阻挠和防范,终于和罗西娜结成了良缘。 <<弄臣>>(作曲威尔第) 三幕歌剧,这歌剧原名(又名《里戈莱托》),最后改名《弄臣》。是根据法国著名作家维克多·雨果(1802-1885)的剧本《逍遥王》改编而成的。意大利歌剧作曲家威尔第谱曲,1851年3月11日在威尼斯凤凰剧院首次公演,1855年2月19日在纽约首次演出。演出均获得巨大成功,不久即在欧洲各剧场上演,流传至今。 这是十六世纪意大利曼都瓦城发生的故事,该城的公爵是一位风流潇洒的年轻贵族。他所豢养的弄臣是个上了年纪的驼子。为了娱悦公爵,弄臣除了要哭笑逗乐和百般阿谀之外,他还得常常物来满足公爵贪色的本性。甚至当这种事发生在弄臣的妻子和女儿的身上的时候,弄臣还会嘲弄那些愤怒的丈夫和悲痛的父亲。最后所有的报应终于降临在弄臣的身上。而他所珍爱并且怕被人发现的女儿,也成为天谴之下的牺牲者。这个歌剧从华丽的宫廷盛会开始,一步步地推向悲剧的高潮。 <<茶花女>>(作曲威尔第) 三幕歌剧,皮亚韦根据小仲马的著名小说《茶花女》》改编。1852年,威尔第在短短1个月内,完成全部作曲工作。 故事发生于19世纪巴黎城中名妓维奥莱塔与阿尔弗雷多相爱,并希望以此摆脱过去的生活。但他们的爱情遭到阿尔弗雷多的父亲亚芒的反对与干扰。维奥莱塔不得已回到以前的相好杜费尔男爵那里。阿尔弗莱德以为维奥莱塔背叛了自己,当众羞辱了维奥莱塔。在维奥莱塔病重时,阿尔弗雷多和父亲对自己的行为做了忏悔,倾诉了对这位不幸女子的钦佩心情。但这已为时太晚,维奥莱塔在爱人的怀中死去。 <<卡门>>(作曲比才) 风情万种的卡门成功地诱惑了已有情人的唐·霍赛,并在打人被捕后,从为她松绑的唐·霍赛手中逃跑。唐·霍赛当在监禁后与卡门的相会中,两人情意甚笃,并与同样追求卡门的上司楚尼卡中尉发生火并。唐·霍赛因此不能再回营房,被迫加入了卡门的走私集团。良心未泯的唐·霍赛在一次走私活动前与卡门发生了争吵。此时,米卡埃拉来寻找唐·霍赛,希望能挽救误人歧途的恋人。同样对卡门发生兴趣的斗牛士,与唐·霍赛险些进行了决斗,唐·霍赛被米卡埃拉劝去看望他已病危的母亲。在斗牛场中,卡门不愿以丧失自由为代价,拒绝了唐·霍赛要与她开始新生活的请求。烦躁欲狂的唐·霍赛一怒之下杀死了卡门。 <<奥赛罗>>(作曲威尔第) 四幕古典爱情歌剧,博伊托根据莎士比亚的戏剧《奥赛罗》改编,威尔第谱曲。于1887年2月5日在于米兰的斯卡拉剧院首演。 《奥赛罗》是以15世纪末叶赛浦路斯岛作为舞台的。主角奥特罗是一位黑皮肤的摩尔人,担任威尼斯军的统帅。他因听信部下的谗言,杀死了美丽忠贞的妻子黛丝德莫娜。等到明白事情的真相后,悔恨交集,终于自刀,追随爱妻于黄泉下。 <<艺术家的生涯>>(作曲普契尼) 四幕歌剧,《艺术家的生涯》又叫《波西米亚人》贾科萨与伊利卡合作编剧,普契尼谱曲,此剧故事取材自法国作家穆尔朱(1822--1861)的小说《波希米亚人的生活情景》,书中的情节,全是作者和他的伙伴们的亲身体验。叙述住在巴黎拉丁区的、梦想成为艺术家的贫穷青年,和造花女工间发生的有欢笑,有眼泪的生活与爱情故事。普契尼取用后,也植入自己贫穷青春时期的回忆,于是成为具有真实感的、青春诗篇般的歌剧。于1896年2月 1日在意大利都林的里乔剧院首次公演。 <<蝴蝶夫人>>(作曲普契尼) 三幕歌剧,伊利卡与贾高沙合作编剧,是根据贝拉斯特(1859- 1931)的同名戏剧,而这部戏剧又根据约翰·络德·朗(l861-1927)的小说而作。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谱曲,是普契尼三大歌剧之一。 1904年2月17日在意大利米兰斯卡拉剧院首次公演。修订版于1904 年5月28日,在布雷斯加大剧院首演。 故事以二十世纪初日本长崎为背景,美国海军军官平克顿经婚姻掮客介绍,娶了年仅十五岁的日本艺妓巧巧桑(即蝴蝶夫人)为妻,但这位美国佬对此桩婚事则抱持游戏态度,新婚不久后即随舰队返回美国,而巧巧桑仍不改初衷,终日痴心等待,结果竟换来丈夫的恶意拋弃。待三年后平克顿返回日本时,则带来了真正的美国妻子,并且要求带走与蝴蝶夫人所生的小孩,蝴蝶夫人应允“丈夫”的请求,而自己却以自杀的方式,结束这场婚姻悲剧。 好像好有名的就这些好 谢谢采纳
熙德的有关资料
导演:迈克尔-艾普泰德/艾伦-克尔特 编剧:布鲁诺·海勒
演员:凯文-麦克基德—饰卢修斯-沃伦诺斯 雷-史蒂文森—饰提图斯-普洛 斯安-海恩斯——饰裘里斯-恺撒 肯尼思-克兰哈姆——饰庞培-马古纳斯
波丽-沃克尔—饰阿蒂亚 詹姆斯-普尔弗伊—饰马克-安东尼 托比亚斯-曼希斯—饰马库斯-布鲁图斯 琳赛-邓肯—饰塞维利亚 印第拉-瓦尔玛——饰尼娥波
麦克斯-佩克思—饰屋大维 凯莉-康顿—饰奥克塔维亚 里克-沃登—饰克温图斯-庞培
内容:
公元前52年,罗马共和国建立400年后,罗马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城市,是拥有100万人的世界性大都市,也是雏形中的帝国的中心。罗马共和国是建立在分享权利和激烈的个人竞争的基础上的,从来不允许搞个人独裁。但这些共和国的原则基石正在腐败的弥漫和道德的沦丧下逐渐崩溃。统治阶级穷奢极欲、挥霍无度,传统的斯巴达人的戒律和团结已经荡然无存。阶级矛盾恶化,法律和行政体系日渐削弱,权力逐渐被控制在军方手中。 8年后,凯撒完成了对高卢的野蛮征服,凯旋回到罗马。随他而来的是骁勇善战并高度忠诚于他的军团,数量惊人的奴隶、黄金和其他战利品,还有一项极力推进激烈社会变革的民粹主义的议程。贵族们为此惊恐不已,他们威胁说如果凯撒胆敢返回罗马,他们就将以战争罪起诉他。双方力量的制衡点落在了元老院上,而凯撒的老朋友、导师Pompey
Magnus在元老院中享有最高的地位。 就在这个关头,凯撒第13军团的两名战士Lucius Vorenus和Titus
Pullo被命令去高卢的荒野中找回被偷的军团军旗,这是保证凯撒军团统一指挥行动的标志,他俩也因此被卷入了一场改变古罗马命运的历史事件中。这是一部反映爱与背叛、统治者与奴隶、丈夫与妻子的摄人内心的电视剧,也是一部再现共和国衰落和帝国兴起的多卷罗马史诗。 这是HBO和BBC的第一次合作的长系列剧,也是BBC在美国投入最多的系列剧之一,2001年两大电视网曾合作拍摄过短系列剧“兄弟连Band
of Brothers ”
“你将在屏幕上看到一个最详尽复杂和多姿多彩的古罗马,”联合制作人、执行导演及编剧Bruno Heller说,“它就像墨西哥城和加尔各答一样熙熙攘攘,充满生机,而不是一个布满白色大理石的虚假外景,罗马既是色彩明快的,也是一个非常冷酷的,它充满了活力、动力,同时也充满了混乱、堕落。人们毫无怜悯心地自相残杀,一小撮精英阶层高高在上,而大量的人群却生活在赤贫状态中。我们如今的社会也存在同样的问题:犯罪、失业、疾病和保持社会地位的压力。如果你很聪明的话,还有向上攀附的潜力。”
“人性永远不会改变”,Heller继续谈到,“古罗马所书写的历史,从一个戏剧化的角度来看,说明古罗马人是一群完全不受束缚的人,他们缺乏一个世俗化的上帝来告诫他们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应该如何做。他们的行为完全靠个人的道德水准来限制,行为的对错完全依靠你的权力大小和社会地位来判断。你甚至可以随意杀死你的邻居,抢妻夺子,只要你高他们一等。仁慈被嘲弄,残忍成了美德,个人的荣耀,对家人和自己的忠诚成了最大的追求。”
可以给我推荐一些比较著名的古典歌剧吗?
熙德是西班牙著名的民族英雄,原名罗德里戈·鲁伊·地亚斯,公元一〇四〇年左右生于比瓦尔村,父亲是比瓦尔的贵族。由于他英勇善战,赢得摩尔人的尊敬,称他为“熙德”(阿拉伯语对男子的尊称)。卡斯蒂利亚国王阿方索六世因熙德对摩尔人作战功勋卓著,将自己的堂妹希梅娜许配他为妻。 一〇八〇年,熙德因未经阿方索国王的同意,擅自对托莱多伊斯兰王国发起进攻,引起国王强烈不满,于次年受流放国外的处分。熙德被迫率领一部分亲友和追随者离开卡斯蒂利亚,到占据萨拉戈萨的摩尔国王的军队中效力,并成为国王的保护人,后来脱离了摩尔国王。由于他骁勇、慷慨大方、宽宏大量,许多卡斯蒂利亚和周围各王国的勇士慕名前来投奔,熙德的势力迅速壮大,并不断地与摩尔人作战,屡战屡胜。一〇九四年,熙德攻下了巴伦西亚及其周围地区,成为这一地区实际上的统治者。一〇九九年,熙德在巴伦西亚去世,他的妻子希梅娜携其遗体回卡斯蒂利亚。 《熙德之歌》便是根据罗德里戈·鲁伊·地亚斯的生平事迹经过艺术加工创作的。全诗分三部分(三歌)。熙德受国王阿方索的派遣,去塞维利亚征收摩尔国王的贡品,回到卡斯蒂利亚,嫉妒他的朝臣诬告他侵吞贡品,引起国王的愤怒,下令流放熙德,限他九日内离开卡斯蒂利亚。熙德不得已率领少数亲友和自愿与他一起流放的随从去德卡德尼亚修道院,与在那儿避难的妻子和两个女儿告别。由于国王下令剥夺了熙德的家产,他和手下人一路上的食宿都成了问题。民众虽然喜爱他,但国王传令,严禁他们让熙德的人留宿,谁也不敢违抗王命。为了生存下去,并壮大自己,熙德在限期内离开卡斯蒂利亚国境后,便开始与摩尔人作战,夺取战利品。在每次交战中,熙德总能以少胜多,战胜强敌,因此,名声越来越大,许多卡斯蒂利亚和周围王国的武士都慕名前去投奔。熙德接着和巴塞罗那的伯爵作战,生擒了伯爵,但三天后,又将他释放。 攻占巴伦西亚后,熙德从缴获的众多战利品中精选百匹骏马和其他的珍贵物品派部将阿尔瓦尔·发涅斯去给国王阿方索送礼,请求国王恩准他的妻女去巴伦西亚团聚。发涅斯完成了使命,将熙德妻女带回巴伦西亚。熙德战胜了侵犯巴伦西亚的摩洛哥国王的大军后,再次派发涅斯给国王送去两百匹良马。 熙德在历次战役中均获胜,缴获了许多战利品,名扬四方,消息传到了卡斯蒂利亚,朝臣们均十分敬仰他。这时,朝中有两个贵族子弟——卡里翁伯爵的后代费尔南多和迭哥贪图熙德的财物和名声,央请国王做媒,想娶熙德的两个女儿。国王答应了,他约熙德在塔霍河畔会面,当众赞扬了熙德,并宽恕了他。熙德本来不同意将女儿嫁给卡里翁两公子,但国王已答应,不好推却,只是不愿亲自主持婚礼,由国王指定的代表发涅斯主婚。 卡里翁两公子既贪财又胆怯,熙德手下的人都瞧不起他们,常常嘲弄他们。两公子怀恨在心,妄图报复。他们请求将妻子带回卡里翁,熙德同意,并赠送他们两柄名剑和许多金银财物。熙德当时还没有识破女婿们的阴险用心,但分别时一种不祥的征兆使他提高了警惕,决定派自己的侄子费莱斯·穆涅斯护送。 两公子早有预谋,当一行人到了科尔佩斯橡树林时,便命费莱斯·穆涅斯及随从们先行,他们将自己的妻子剥去外衣,打得昏死过去,然后将她们遗弃在林中,让野兽吞食。幸亏费莱斯·穆涅斯识破了他们的阴谋,悄悄返回,及时营救了他的两个堂姐妹。熙德获悉后,一面派人接回自己的女儿,一面向国王控诉,请他主持公道。国王在当时的京城托莱多(卡斯蒂利亚王国原来建都于布尔戈斯城,1087年迁都托莱多。)召集贵族和著名的法学家,召开御前会议,亲自主持庭审。熙德当众揭露卡里翁两公子的罪行,并要还了他赠送给他们的财物,最后,向两公子挑战决斗,以报仇雪耻。这时,纳瓦拉和阿拉贡两王国的王子派使者来向熙德的女儿求婚,国王同意她们再嫁。 决斗在卡里翁进行,结果是熙德手下的三名将士将卡里翁两公子和他们的兄长击败,卡里翁公子一家人承认失败,熙德终于替自己报了仇。全诗以熙德女儿盛大的婚礼告终。
<<费加罗的婚礼>>(作曲莫扎特)
四幕歌剧,达·蓬泰编剧,莫扎特谱曲,1786年5月1日在维也纳国家剧院首次公演,30岁的莫扎特亲自指挥。1824年5月10日,在纽约国家公园剧院,以英文歌词演出。
法国戏剧家博马舍在18世纪70年代创作了“费加罗三部曲”的三部戏剧,分别是《塞维利亚的理发师》、《费加罗的婚礼》和《有罪的母亲》。前两部被谱成了曲,18世纪的莫扎特选择了第二部,19世纪的罗西尼选择了第一部。
如果你还没有看过罗西尼的歌剧《塞维利亚的理发师》的介绍,建议把这两个故事联系起来读,因为这两个故事是相互有关联的。
由于理发师费加罗在阿尔马维瓦伯爵的恋爱和结婚中作出了重大贡献,现在成了伯爵的仆人;曾被伯爵苦苦追求、终于作了伯爵妻子的罗西娜,现在已经受到了丈夫的冷落;伯爵此时的兴趣在一位名叫苏姗娜的女仆身上;苏姗娜,就是费加罗的未婚妻--所以,这部歌剧的中心,就是费加罗用智谋捍卫了自己的婚姻,最终获得了幸福。
<<魔笛>>(作曲莫扎特)
二幕或四幕歌唱剧,席坎内德编剧,莫扎特谱曲,1791年9月30日在维也纳郊外的狄亚·维登剧院首次公演;此剧首演时,并没有获得特别的热烈欢迎。可是每次再演,人望就增高,一星期后莫扎特在写给妻子康丝丹彩的信中曾表示:“我刚从歌剧院回来,今晚照样爆满。像咏叹调“知道爱情的男人”以及第一幕的银铃的场面,跟往日一样安可了……。”
此剧是莫扎特创作的最后一部歌剧,直到他临终前不久才告完成。在即将结束这部歌剧的创作时,有人委托他代作一首《安魂曲》,莫扎特认为此人是上帝的使者,是来召他回去的,他用全部精力,通宵达旦地创作这首在他看来似乎是为自己而作的《安魂曲》,最后终因体力不支而倒了下来。《魔笛》既具有正歌剧的庄严,又具有喜歌剧的明快,其音乐将神秘、圣洁的宗教色彩和明朗、欢快的世俗色彩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十分动听。而且莫扎特本人十分钟爱《魔笛》这部歌剧,他亲自指挥了第一场、第二场的演出,临死前几小时,他还渴望听到《魔笛》的音乐,他请人把钟放在床头,以便计算时间,在想象着正在进行的《魔笛》演出。
埃及王子塔米诺被巨蛇追赶而为夜女王的宫女所救,夜女王拿出女儿帕米娜的肖像给王子看,王子一见倾心,心中燃起了爱情的火焰,夜女王告诉王子,她女儿被坏人萨拉斯特罗抢走了,希望王子去救她,并允诺只要王子救回帕米娜,就将女儿嫁给他。王子同意了,夜女王赠给王子一支能解脱困境的魔笛,随后王子就起程了。事实上,萨拉斯特罗是智慧的主宰,“光明之国”的领袖,夜女王的丈夫日帝死前把法力无边的太阳宝镜交给了他,又把女儿帕米娜交给他来教导,因此夜女王十分不满,企图摧毁光明神殿,夺回女儿。王子塔米诺经受了种种考验,识破了夜女王的阴谋,终于和帕米娜结为夫妻。
<<塞维利亚的理发师>>(作曲罗西尼)
二幕喜歌剧,以法国作家包玛蔡斯的同名讽刺喜剧为蓝本,并由史特宾尼编剧。罗西尼以短短13天一气呵成谱曲,但它的首演却不尽人意,是西欧歌剧史上十分著名的首演失败之一,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罗西尼之前,当时意大利老资格的作曲家派西埃洛已将博马舍的喜剧《塞维利亚理发师》创作成歌剧。1816年,罗西尼受雇剧团的经理根据罗马教皇警察局的挑选又要他创作一部新的《塞维利亚理发师》。派西埃洛在观众中享有很高的声誉,罗西尼预料到会遇到麻烦。他事先写信给派西埃洛,请求他的准许。派西埃洛已经注意到了罗西尼这个年青的对手,回信时既客气又挖苦,说由他来批准罗马当局选定的脚本非常荣幸。尽管如此,相当多的观众仍认为罗西尼重新创作派西埃洛已经创作过的歌剧是胆大妄为,甚至感到非常气愤,1816年2月5日在罗马阿根廷剧院首次公演。首演当天,口哨声、喝倒彩声此起彼伏,观众几乎听不见演员在唱什么。第二天情况有所好转,一周以后,该剧的演出才获得巨大的成功。并与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共称为喜剧的双绝。很快成为世界各地歌剧院最重要的演出戏码之一,也使得此剧成为歌剧史上永放光芒的不朽名作。
17世纪西班牙的塞维利亚,年青的伯爵阿玛维瓦与富有而美丽的少女罗西娜相爱。罗西娜的监护人、贪婪的医生巴尔托洛也在打罗西娜的主意。伯爵在机智、正直的理发师费加罗的帮助下,冲破巴尔托罗的阻挠和防范,终于和罗西娜结成了良缘。
<<弄臣>>(作曲威尔第)
三幕歌剧,这歌剧原名(又名《里戈莱托》),最后改名《弄臣》。是根据法国著名作家维克多·雨果(1802-1885)的剧本《逍遥王》改编而成的。意大利歌剧作曲家威尔第谱曲,1851年3月11日在威尼斯凤凰剧院首次公演,1855年2月19日在纽约首次演出。演出均获得巨大成功,不久即在欧洲各剧场上演,流传至今。
这是十六世纪意大利曼都瓦城发生的故事,该城的公爵是一位风流潇洒的年轻贵族。他所豢养的弄臣是个上了年纪的驼子。为了娱悦公爵,弄臣除了要哭笑逗乐和百般阿谀之外,他还得常常物来满足公爵贪色的本性。甚至当这种事发生在弄臣的妻子和女儿的身上的时候,弄臣还会嘲弄那些愤怒的丈夫和悲痛的父亲。最后所有的报应终于降临在弄臣的身上。而他所珍爱并且怕被人发现的女儿,也成为天谴之下的牺牲者。这个歌剧从华丽的宫廷盛会开始,一步步地推向悲剧的高潮。
<<茶花女>>(作曲威尔第)
三幕歌剧,皮亚韦根据小仲马的著名小说《茶花女》》改编。1852年,威尔第在短短1个月内,完成全部作曲工作。
故事发生于19世纪巴黎城中名妓维奥莱塔与阿尔弗雷多相爱,并希望以此摆脱过去的生活。但他们的爱情遭到阿尔弗雷多的父亲亚芒的反对与干扰。维奥莱塔不得已回到以前的相好杜费尔男爵那里。阿尔弗莱德以为维奥莱塔背叛了自己,当众羞辱了维奥莱塔。在维奥莱塔病重时,阿尔弗雷多和父亲对自己的行为做了忏悔,倾诉了对这位不幸女子的钦佩心情。但这已为时太晚,维奥莱塔在爱人的怀中死去。
<<卡门>>(作曲比才)
风情万种的卡门成功地诱惑了已有情人的唐·霍赛,并在打人被捕后,从为她松绑的唐·霍赛手中逃跑。唐·霍赛当在监禁后与卡门的相会中,两人情意甚笃,并与同样追求卡门的上司楚尼卡中尉发生火并。唐·霍赛因此不能再回营房,被迫加入了卡门的走私集团。良心未泯的唐·霍赛在一次走私活动前与卡门发生了争吵。此时,米卡埃拉来寻找唐·霍赛,希望能挽救误人歧途的恋人。同样对卡门发生兴趣的斗牛士,与唐·霍赛险些进行了决斗,唐·霍赛被米卡埃拉劝去看望他已病危的母亲。在斗牛场中,卡门不愿以丧失自由为代价,拒绝了唐·霍赛要与她开始新生活的请求。烦躁欲狂的唐·霍赛一怒之下杀死了卡门。
<<奥赛罗>>(作曲威尔第)
四幕古典爱情歌剧,博伊托根据莎士比亚的戏剧《奥赛罗》改编,威尔第谱曲。于1887年2月5日在于米兰的斯卡拉剧院首演。
《奥赛罗》是以15世纪末叶赛浦路斯岛作为舞台的。主角奥特罗是一位黑皮肤的摩尔人,担任威尼斯军的统帅。他因听信部下的谗言,杀死了美丽忠贞的妻子黛丝德莫娜。等到明白事情的真相后,悔恨交集,终于自刀,追随爱妻于黄泉下。
<<艺术家的生涯>>(作曲普契尼)
四幕歌剧,《艺术家的生涯》又叫《波西米亚人》贾科萨与伊利卡合作编剧,普契尼谱曲,此剧故事取材自法国作家穆尔朱(1822--1861)的小说《波希米亚人的生活情景》,书中的情节,全是作者和他的伙伴们的亲身体验。叙述住在巴黎拉丁区的、梦想成为艺术家的贫穷青年,和造花女工间发生的有欢笑,有眼泪的生活与爱情故事。普契尼取用后,也植入自己贫穷青春时期的回忆,于是成为具有真实感的、青春诗篇般的歌剧。于1896年2月 1日在意大利都林的里乔剧院首次公演。
<<蝴蝶夫人>>(作曲普契尼)
三幕歌剧,伊利卡与贾高沙合作编剧,是根据贝拉斯特(1859- 1931)的同名戏剧,而这部戏剧又根据约翰·络德·朗(l861-1927)的小说而作。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谱曲,是普契尼三大歌剧之一。 1904年2月17日在意大利米兰斯卡拉剧院首次公演。修订版于1904 年5月28日,在布雷斯加大剧院首演。
故事以二十世纪初日本长崎为背景,美国海军军官平克顿经婚姻掮客介绍,娶了年仅十五岁的日本艺妓巧巧桑(即蝴蝶夫人)为妻,但这位美国佬对此桩婚事则抱持游戏态度,新婚不久后即随舰队返回美国,而巧巧桑仍不改初衷,终日痴心等待,结果竟换来丈夫的恶意抛弃。待三年后平克顿返回日本时,则带来了真正的美国妻子,并且要求带走与蝴蝶夫人所生的小孩,蝴蝶夫人应允“丈夫”的请求,而自己却以自杀的方式,结束这场婚姻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