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觉体育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赛事报道

文章内容

赫尔辛基球队球衣,赫尔辛是哪个联赛

tamoadmin 2024-06-02
1.奥运会到目前为止一共举办了多少届分别在哪个城市2.1715年10月,北方同盟对瓜分哪个国家达成一致协议?芬兰的戏剧之都—坦佩雷(Tempere) 坦佩雷市

1.奥运会到目前为止一共举办了多少届分别在哪个城市

2.1715年10月,北方同盟对瓜分哪个国家达成一致协议?

赫尔辛基球队球衣,赫尔辛是哪个联赛

芬兰的戏剧之都—坦佩雷(Tempere) 坦佩雷市位于芬兰西南部,距首都赫尔辛基础180公里,人口19万,是芬兰第三大城市。坦佩雷位地两大湖泊之间的狭长地带,风景优美,贯穿市中心的坦梅尔河是坦佩雷工业的发源地,早在19世纪,坦佩雷就已成为芬兰的工业中心,素有“芬兰的曼彻斯特”之称,纺织、服装和金属加工业久负盛名。 坦佩雷美丽的自然风光使它成为深受人们喜爱的旅游城市,市中心的沙洲角(Sarkanniemi)是坦佩雷的娱乐中心,那里耸立着芬兰最高的眺望塔奈辛内乌拉(Nasinneula),塔高168米,乘高速电梯可直达塔顶,俯瞰市区全景,观览之余可在塔顶的旋转饭店里享用一顿美餐。眺望塔的底层设有天文馆、水族馆和海豚馆,水族馆内展出的各种观察鱼近水楼台00种。除游乐场外,沙洲角还有一个儿童动物园,孩子们可同他们所喜爱的小马、小兔和四鸭一同玩耍。 坦佩雷是芬兰的戏剧之都,1959年建造的带有旋转观众席的夏季露天剧院是每年8月戏剧节会演的中心,每年,坦佩雷都要举行戏剧节,爵士音乐节和**节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吸引了不少的国外游客前来观赏。坦佩雷有各式各样的博物馆,芬兰惟一的列宁博物馆仍然保存至今,对游人开发。“梦幻谷”博物馆位于坦培雷市图书馆内,这个深受小朋友喜爱的博物馆除了忠实再现“姆米小屋”,还陈列有《梦幻谷》一书的作者托韦杨松女士的插图手稿。 坦佩雷随笔 地处连接纳西湖和华黑湖的坦麦科斯基河两岸的坦佩雷,是斯堪的纳维亚最大的内陆城市,由于两座湖泊之间的落差达18米,期间有1公里流程在坦麦科斯基河形成急流,因此可以用作水利发电,坦佩雷最早的工业就是从这里发展起来的。1820年,英国格拉斯哥出生的苏格兰人芬来森以坦麦科斯基河上的瀑布作动力建造了一个小型铸造厂和一所制造棉毛两用的梳纺机的厂房。1826年完成了纺织厂的续建工程。1828年正式开始生产毛线、棉纱、棉布和毛呢,标志着芬兰近代纺织工业的开端。 进入20世纪,坦佩雷的工业得到迅猛发展。原先直接借助瀑布的水力作动力,现在已在瀑布周围建成了一座巨大的水电站。坦佩雷更已有着芬兰的曼彻斯特之称。这里不仅是芬兰最重要的纺织工业和皮鞋工业中心,而且也是巨大的机器制造工业、化学工业和造纸工业中心,该市人口中有1/3以上是工人。坦佩雷市的工厂不仅建在市区,而且在郊区、在坦麦科斯基河两岸上也建造了许多工厂。 坦佩雷不仅是芬兰的工业中心,也是文化中心。那里有坦佩雷大学和坦佩雷技术大学,还有各种高等教育机关、剧场、图书馆和博物馆等。在毕尼墓山丘的山麓还有露天剧场。 博物馆吸引着许多芬兰劳动人民和外国代表团,因为它是为了纪念1905年12月第一次布尔什维克会议召开而专辟为博物馆的,博物馆里的陈设,再现了当年列宁在这里的生活,在博物馆的一个陈列室里,布置了赫尔辛基吉列加单街一间房间的陈设。1917年9月,列宁为了躲避临时政府的迫害,曾在这房间里住过,坦佩雷还有不少造型优美的建筑,如路德派大教堂(1907年建)、亚历山大基尔柯教堂(1881年建)、卡勒班基尔柯教堂。

奥运会到目前为止一共举办了多少届分别在哪个城市

1897年,爱尔兰作家B.斯托克创作,小说讲述一个邪恶的吸血鬼的恐怖经历。东欧吸血鬼之乡——特兰西瓦尼亚——迎来了一位名叫乔纳森的英国年轻律师,他因房地产业务前往该地与德拉库拉伯爵会面。但不久,乔纳森便发现,这个外貌英俊的伯爵其实是个吸血鬼,而且自己已身陷囹圄,成为侵害对象。后来,他瞅准一个机会,设法逃离了城堡,但身心受到很大摧残。与此同时,在英国,乔纳森的未婚妻米娜和她的朋友露西度假的海滨胜地也因吸血鬼德拉库拉的作祟频频出事。不久,德拉库拉开始引诱露西,她因而梦游墓地,撒手人寰,但她死后也成了德拉库拉的同类,到处嗜食儿童鲜血。在范·赫尔辛博士的帮助下,众人摧毁了实为吸血鬼的露西,又全力追捕德拉库拉,捣毁了他在伦敦的许多巢穴,并与他斗智斗勇,终于将这个邪恶的吸血鬼化为乌有。整部小说情节跌宕、诡异,气氛阴森、恐怖,读来令人震悚、愤懑,并陷入久久的深思。

<德拉库拉> 对于居住在罗马尼亚之外的大多数人来说,德拉库拉(Dracula)这个名字会使他们眼前立刻浮现出一个邪恶的吸血鬼贵族的形象:他居住在一个外观凶险的城堡之中,城堡则位

于鬼怪出没的特兰西瓦尼亚高原(Transylvania)的高山之上。而在罗马尼亚,德拉库拉这个词有着两层含义:一方面,它代表着一个历史与传说的荒唐组合,这种情形为当地人带来了大量旅游收入;另一方面,这个词也是一位民族英雄的名字,他为捍卫罗马尼亚的独立和民族身份而进行了殊死的斗争。

德拉库拉真正的名字是威拉德三世(VladIII),他的父亲威拉德二世被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封为骑士,并成为了效忠基督教的皇家龙骑士团(theOrderoftheDragon)的成员。在15世纪,东欧人怕的不是吸血鬼,而是土耳其人。奥斯曼土耳其势力日渐增长,对整个东欧地区构成了越来越大的威胁,而皇家龙骑士团发誓要与土耳其人战斗到底。罗马尼亚语中的“德拉库”(dracul)表示“龙”,而“德拉库拉”或“德拉库里”(draculea)的意思则是“龙之子”。威拉德二世当时是特兰西瓦尼亚的领主,并在受封为骑士时获得了“瓦拉几亚亲王”的称号(瓦拉几亚地区在现今罗马尼亚的南部)。龙骑士团团徽的图案是一头龙吊在十字架上,他就用这种徽标来装饰自己的衣物和自己发行的硬币。人们称他为“德拉库”,有时也称他为“德拉库拉”,意在表明他是龙骑士团的成员。不过,“德拉库”在罗马尼亚语中还有一个意思,那就是“恶魔”。于是,威拉德三世的敌人就利用这一点来把他贬斥为“恶魔之子”,因为作为一位王子,威拉德三世的出身有些暧昧。正是因为这个词的双重含义,英国作家布拉姆·斯托克(BramStoker,1847 1912)把自己的恐怖小说《德拉库拉》(Dracula)中的吸血恶魔命名为了“德拉库拉”。

1431年,威拉德三世出生在特兰西瓦尼亚。后来,他和弟弟一起被送到土耳其当人质,原因是土耳其人想以此牵制他的父亲。在父亲和兄长被瓦拉几亚贵族刺杀之后,威拉德三世返回故土,打算继承亲王的封号。不过,他很快又被敌人驱逐出境。几年之后,威拉德三世再次回到瓦拉几亚。这次他杀死了对手,登上了亲王的宝座,由此开始了为期六年的统治。就在这段时间里,他得到了“特佩斯”(Tepes,意为“刺穿者”)的雅号,因为他习惯于把罪犯、叛徒、土耳其俘虏、卑劣的商人以及任何他不喜欢的人钉在尖桩上。公平地说,威拉德三世施行刺刑的时候并不是完全随心所欲、武断专横的。他是一个严刑峻法的统治者,绝不容忍哪怕是非常微小的违法行为,如此而已。

贝拉·卢戈西饰演的德拉库拉

在一个晴朗的复活节早晨,“刺穿者”威拉德摆了一桌筵席,请来了所有涉嫌谋杀他父亲的贵族。寒暄几句之后,威拉德直截了当地把他们钉上了尖桩。那些侥幸没有被处死的人踏上了一段50公里长的死亡之旅,这段旅程的幸存者则被迫在真正的德拉库拉城堡中做苦役———那个城堡在瓦拉几亚北部,并不在特兰西瓦尼亚。

“刺穿者”威拉德对特兰西瓦尼亚的日尔曼移民———撒克逊人———尤其残忍。跟小说里的德拉库拉不同,他在位时在特兰西瓦尼亚呆的时间并不长。他只会偶尔到那里去一下,“刺穿”几千个人,然后就离开。撒克逊商人喜欢做假账和蒙骗无知者,而威拉德以极端推崇诚实却从不懂得怜悯著称,他对待欺骗行为的手段也十分严厉,就跟他对付那些帮着别人来跟他抢王位的撒克逊人的手段一样。于是,返回祖国的撒克逊旅行者开始传播关于“刺穿者”威拉德的故事。后来,这些故事又得到了新出现的印刷机的帮助,成了小道消息的最早范例之一。记述威拉德故事的小册子大行其道,到处流传。据说,连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都很喜欢阅读威拉德的故事,对这位瓦拉几亚的严厉君主推行的残酷正义颇有兴趣。

最终,土耳其人大举进犯威拉德的领地,这超过了威拉德的抵抗能力。他被迫撤退,同时实施了焦土战略。缺水少食的土耳其人随后也被迫撤军,威拉德精心地为他们安排了一份临别礼物:2万名土耳其俘虏被钉上尖桩。对威拉德来说,对土耳其人的战争是一次巨大的成功———他由此成了基督教世界的英雄。不过,不久之后,对威拉德的刺刑恐惧万分的瓦拉几亚贵族和撒克逊商人就开始传播关于他的卑鄙流言,匈牙利国王因此下令将他逮捕。匈牙利人抓住了威拉德,把他送到了布达佩斯。此后的几年中,威拉德就只能在布达佩斯北边的威斯格拉德城堡里欣赏多瑙河的景色了。获释之后,威拉德又被派回瓦拉几亚去对付土耳其人。这一次土耳其人的来势更猛,而威拉德也在混战中被杀死了。他的死可能是因为意外,也可能是因为被人出卖,但肯定不是因为吸血鬼。他被葬在了斯拉戈夫(Snagov),那是布达佩斯北边的一个小村庄。面临着新教兴起等种种麻烦的西方世界很快就忘记了威拉德,关于他劣迹的那些小册子也在他去世几十年之后变得无人问津了。

400年很快过去了,打算借吸血鬼捞一把的布拉姆·斯托克写了《德拉库拉》,一本关于一位特兰西瓦尼亚吸血鬼贵族的小说。为了写这本书,斯托克对特兰西瓦尼亚北部的地理、文化和民俗进行了大量研究。很多人都认为书中的德拉库拉完全是以“刺穿者”威拉德为原型的,认为这两者实际上是同一个人(吸血鬼)。一些文学研究专家、历史学家和**制片人对这种说法表示支持,最近的例子就是科波拉导演的《吸血鬼惊情400年》(BramStoker’sDracula)。影片当中,威拉德在妻子死后诅咒上帝,由此变成了吸血鬼。不过,《德拉库拉指南》的作者伊丽莎白·米勒教授(ElizabethMiller)并不同意这种看法。她认为,斯托克的灵感只是来自德拉库拉这个名字,而不是来自威拉德这个历史人物。斯托克对德拉库拉的历史背景交代得十分简略,他甚至连德拉库拉的真名都不知道。斯托克笔下的德拉库拉伯爵是斯兹克利人,后者据说是匈奴人的后裔,而威拉德却是瓦拉几亚人。此外,非常重视细节的斯托克却没有提及德拉库拉有“刺穿”行为,这只能说明他不知道这些事情。

《德拉库拉》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巨大成功。1931年,匈牙利人贝拉·卢戈西(BelaLugosi)主演的同名影片问世。这部影片和卢戈西的精彩表演使德拉库拉伯爵从此深入于西方人的文化意识当中,人们也由此产生了寻找“真实的德拉库拉”的兴趣。无数的书籍和纪录片使世界各地的人们对“刺穿者”威拉德有了更多的了解。到了今天,威拉德几乎已经跟他的异化自我———吸血鬼———一样著名了。而在罗马尼亚,人们对此反应不一。有些人从中看到了赚取旅游收入的捷径,但也有人认为这是匈牙利人的一个阴谋,目的是贬损这位罗马尼亚英雄。有些批评家认为,小说《德拉库拉》是病态心灵的产物。此外,由于出生在特兰西瓦尼亚的贝拉·卢戈西对罗马尼亚人没有好感,事情因此变得更加糟糕。

罗马尼亚人的态度很容易理解,要是有什么东欧作家把乔治·华盛顿或是伊丽莎白一世写成邪恶的食脑僵尸的话,西方人的反应也不会有什么两样。以15世纪的眼光来看,“刺穿者”威拉德是英雄、恶棍还是虐待狂完全取决于你站在谁的立场上。直到今天,不同的人对这位历史人物也仍然有着大相径庭的认识。无论如何,特兰西瓦尼亚的景色美丽依然,因为德拉库拉或是威拉德三世而前往特兰西瓦尼亚的游人也还是络绎不绝。

1715年10月,北方同盟对瓜分哪个国家达成一致协议?

一共举行过28届

举办时间

届次

举办国

城市

1896年

1

希腊

雅典

1900年

2

法国

巴黎

1904年

3

美国

圣路易斯

1908年

4

英国

伦敦

1912年

5

瑞典

斯德哥尔摩

1920年

7

比利时

安特卫普

1924年

8

法国

巴黎

1928年

9

荷兰

阿姆斯特丹

1932年

10

美国

洛杉矶

1936年

11

德国

柏林

1948年

14

英国

伦敦

1952年

15

芬兰

赫尔辛基

1956年

16

澳大利亚

墨尔本

1960年

17

意大利

罗马

1964年

18

日本

东京

1968年

19

墨西哥

墨西哥城

1972年

20

德国

慕尼黑

1976年

21

加拿大

蒙特利尔

1980年

22

前苏联

莫斯科

1984年

23

美国

洛杉矶

1988年

24

韩国

汉城

1992年

25

西班牙

巴塞罗那

1996年

26

美国

亚特兰大

2000年

27

澳大利亚

悉尼

2004年

28

希腊

雅典

2008年

29

中国

北京

(还未举行)

2012年

30

英国

伦敦

(还未举行)

1715年10月,北方同盟对瓜分瑞典达成一致协议,瑞典被孤立。时间从1709年持续到1721年,取得波尔塔瓦战役的胜利后,俄国国威大震。彼得一世趁机将奥古斯都二世扶上王位,继续其反瑞同盟。看到瑞典的颓势,丹麦也及时向俄国抛出橄榄枝,加入同盟。彼得一世还不满足,一并将普鲁士、汉诺威拉入了同盟。

为争取两者的加入,俄国分别许诺承认他们在战后瓜分瑞典或瑞典属地的权利,而这两国许诺将承认并帮助俄国巩固对波罗的海东岸领土的所有权。1714年6月,俄国与普鲁士普签约,确认了普鲁士对什切青的属权。

次年10月,俄国与汉诺威签约,支持汉诺威吞并瑞属不来梅和费尔登。如此,北方同盟对瓜分瑞典达成了一致协议,瑞典被孤立。在争取外部支持的同时,彼得一世继续在海上对瑞典采取军事行动。

1710年,俄军将里加、彼尔诺夫、埃兹列岛、列维尔、维堡和开克斯果尔姆等收归己有。尔后横扫芬兰,在1712?1714年间,俄军先后攻下赫尔辛福斯、阿皮等地。1714年7月,在芬兰汉古特半岛东海岸发生了一场改变时局的海上大战。彼得一世率领其精心打磨的波罗的海舰队与瑞典海军展开决战。此战中,瑞典特遣舰队全军覆灭,其海军上将亦举旗投降。经此一战,俄国取代瑞典当上波罗的海霸主。

经过汉古特战役,俄军军威再次高涨,趁胜直击,俄国夺得芬兰与瑞典之间的阿兰群岛,并筹划登陆瑞典。此时的瑞典已经经不起战争,于是请法国前往调停。彼得一世已经达成夺取波罗的海出海口的愿望,也无意继续攻伐瑞典。双方均同意停战。

1717年5月,彼得一世率俄国著名外交家勃?库拉金?彼、沙菲罗夫?彼、托尔斯泰等人赴巴黎与法国政府举行了会谈,签订了《阿姆斯特丹条约》。通过这次和谈,不仅解决了俄国与瑞典的和平问题,也改善了俄国与法国的关系。法国被争取到俄国一边,与俄国签订了"防御同盟",但是这次谈判并未解决俄国与瑞典的领土问题,这也就解释了为何北方战争会持续到1721年。

经过法国参与调解后,俄国与瑞士两个国家于1718年5月在阿兰展开谈判。两国围绕领土问题产生了巨大分歧,为增加筹码,彼得一世命令海军进入瑞典海面,迫使瑞典同意其领土主张。同时,俄方同意牺牲汉诺威的利益,支持瑞典对不来梅和费尔登的主权。

双方就基本问题拟定好了草案。但是情形随即发生逆转,谈判因瑞典国王查理十二的去世被迫中断。查理十二去世后,她的妹妹乌利里卡?埃列奥诺拉上台,直接推翻了之前的草案,并以出卖国家利益为由,下令斩首了谈判归来的人员。

直到1719年春天,两国再次恢复谈判。因为瑞典方面态度强硬,彼得一世故伎重演,将舰队再次派出,瑞典迫于压力只好让步,同意把纳尔瓦、列维尔、爱斯特兰划归俄国,但保留对立夫兰的主权。但是俄国的期望不止于此,谈判再次中断。

瑞典之所以改变态度,与英国的干涉不无关系。英国恐惧于俄国的崛起和其在欧洲地区的扩张,便借助与瑞典同盟的关系阻止俄瑞和谈的开展,并且鼓动瑞典与俄国的同盟联系,建立反北方同盟的"北方和解"体系,以达到孤立俄国的目的。在其敦促下,瑞典先后与汉诺威、普鲁士和丹麦签下和约。

同时,英国也与瑞士订下《联合防御条约》,规定了英国对瑞士的义务,包括一旦瑞士再次遭遇俄国的武力威胁,英国将出钱出军队护卫瑞士,直至战争结束。在此保障下,瑞士在与俄国的谈判中更加底气十足。

为了打破僵局,俄国对英国议会和反俄体系采取了化解措施,以利益为饵各个击破,同时又对瑞士展开强烈的武力攻击。1720年7月,由5000名士兵组成的俄军队伍登陆瑞典格林汗,致其设施尽毁。之后,俄军又对格连加姆岛发动攻击,直接将这里的瑞典海军舰队摧毁。许是彼得一世对英国议会的外交公关起了作用,当瑞士遭遇此番攻击之时,英国并未按约定给予支援。尽管在这前后,英国舰队曾经驶入波罗的海,却不曾对俄军采取任何行动。在残酷的现实面前,瑞典终于同意开启第四次和谈。

1721年4月,两国在芬兰阿兰群岛的尼什塔特进行和谈。会上,瑞典希望能够先停战后缔约,遭到俄方拒绝和又一次的武力威胁。瑞典不得不同意俄方条件,两国于9月10日签订《尼什塔特和约》。

根据《尼什塔特和约》,俄国享有在北方战争中所夺取的除芬兰外的所有领土,包括在此领土之上的所有土地、财产、居民以及其他全部权益。条约还将芬兰归还瑞典,且保证沙皇后代不再觊觎此地。即便如此,1809年9月,沙皇还是不顾此条约,占领了芬兰的全部领土。《尼什塔特和约》签订后,俄国领土面积增加一百多万平方公里,俄国获得了波罗的海出海口,逐渐成为有能力雄霸欧洲的"俄罗斯帝国"。

消息传回圣彼得堡,人们彻夜狂欢庆祝胜利。彼得一世更是毫不掩饰自己的欣喜,称北方战争是"三倍时间的学校","北方战争进行了21年,而一般学生只需7年就可以结业,我们的学校却花了3倍这样长的时间,但是,感谢上帝,我们的毕业成绩真是好得不能再好了。

"这的确值得骄傲,因为经过北方战争,俄国完成了从内陆国向濒海国的转变,其势力已经可以从内陆向欧洲无限扩展。俄国领土的扩张不仅是南部和北部,往西吞并乌克兰是俄国几代统治者奋斗的目标。在12世纪到13世纪左右的罗斯文献中,可以看到关于"乌克兰"一词的记载。

13世纪,当蒙古的铁骑踏入基辅,罗斯被一分为二。东北罗斯由金帐汗国直接统治,西南罗斯则依附立陶宛大公国。过了两个世纪后,东北罗斯发展成为俄罗斯民族,而西南罗斯则分化出白俄罗斯和乌克兰两个民族。

起先,乌克兰族聚居在乌克兰地区,并未形成独立国家,这边引起了周围大国的觊觎。波兰首先伸出魔爪。14世纪晚期,立陶宛与波兰两国联姻后,合并为一个国家。依附立陶宛的乌克兰因而转为依附立陶宛-波兰王国。于是波兰便产生了侵占白俄罗斯与乌克兰的想法。

1569年7月,机会来了。立陶宛在与俄罗斯的立沃尼亚战争中战败,不得不与波兰在卢布林重新签订了"联盟条约"。两国从此可以共同拥有一个议会,一个选王制,一个对外政策,于是,乌克兰被直接并入波兰版图。日渐崛起的俄罗斯自然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伊凡三世先后抛出了"祖传遗产论"和"祖传领土论",以强调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固有主权,并希望波兰国王亚历山大?雅盖洛契克放弃对乌克兰的占有。对于伊凡三世的要求,波兰自然不会轻易答应。但是波兰也没有很好地安置乌克兰族。

当时的乌克兰族为躲避战乱纷纷南下,加入到哥萨克人中。波兰封建主通过制定表册的形式,拉拢了一部分乌克兰哥萨克人,许以高薪,并利用他们守卫边境,限制他们的人数与自由。但是,因为经常发不出薪饷,乌克兰哥萨克各个阶层日益不满。

而波兰政府又听从罗马教皇的旨意,迫使乌克兰东正教会同天主教会合并,这让乌克兰东正教徒更加不满。反波民族起义由此风起云涌,其影响以1648年赫梅利尼茨基领导的民族起义为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