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觉体育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赛事赛况

文章内容

葡萄牙和荷兰是怎样崛起成为大国的?,葡萄牙荷兰战争

tamoadmin 2024-06-01
1.西葡战争的过程是怎样的?2.荷兰独立战争是怎么回事?1652~1674年的英荷战争发生于十七世纪中下叶,历时二十余年的英荷战争,是新兴的殖民主义国家——英国

1.西葡战争的过程是怎样的?

2.荷兰独立战争是怎么回事?

葡萄牙和荷兰是怎样崛起成为大国的?,葡萄牙荷兰战争

1652~1674年的英荷战争发生于十七世纪中下叶,历时二十余年的英荷战争,是新兴的殖民主义国家——英国与独占海上霸权而且“海上马车夫”——荷兰之间的海上争霸战。荷兰不敌英国,英国成为海上新霸王。这次大海战,也把海上霸权斗争推向了一个新阶段。

17世纪起,经过资产阶级革命而摆脱西班牙统治的荷兰,在短短几十年间就在发展上超过许多欧洲国家,成为十七世纪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一度掌握世界商业霸权。它拥有商船1.6万艘,是法国、英国、西班牙和葡萄牙四国商船总吨的四分之三。荷兰人垄断了世界的贸易,荷兰商人的足迹遍及五大洲各个角落。因而荷兰人被称之为“海上马车夫”。波罗的海沿岸地区的粮食,由它运往地中海;德意志的酒类、法国的手工业品、西班牙的水果和殖民地产品,由它运往北欧。然而荷兰资产阶级并不以高额的商业利润为满足,还力图从海外活动中占领土地。1619年,荷兰在爪哇建立第一个殖民据点巴达维亚(今雅加达),然后由爪哇向西侵占苏门答腊岛,向东从葡萄牙手里夺取得料群岛(今马鲁古群岛),它还相继侵占了马六甲和锡兰(今斯里兰卡)。在亚洲东部一度侵入中国领土台湾。在日本九州岛的长崎取得了商业据点。1642年,荷兰在南非建立了好望角殖民地,它在亚洲的殖民扩张取得了强大的中继站。在北美以哈得逊河流域淡基础,建立了新尼德兰殖民地,并在河口夺取曼哈顿岛建立新阿姆斯特丹。在南美洲,荷兰殖民者占领了安得列斯群岛中的一些岛屿。

英国于16世纪晚期,挫败了西班牙海上霸权,打破了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垄断局面。英国脱颖而出,逐渐发展为后起的却又是强大的殖民主义国家。它在同荷兰殖民强国的斗争不仅不可避免,而且要求独占海权、独占原料、独占市场,因此由竞争、抢夺发展到武装冲突。1651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新的《航海条例》,规定一切输入英国的货物,必须由英国船只载运,或由实际产地的船只运到英国,这就是说不许其他有航运能力的国家插手。荷兰一向以商船多、体积大、效率高、组织完善而成为贸易中介国家、全民办商品集散的中心。英国的新航海条例显然是对付荷兰的,打击它在英国对其他国家贸易中的中介作用。荷兰反对英国的航海条例,英国拒绝废除航海条例,这就导致了英荷海上大战。一共有三次。

西葡战争的过程是怎样的?

荷兰人的亚洲初航比达伽马的整整晚了一个世纪。1595年4月,由来自Gouda的荷兰人孔奈里斯?豪特曼(Cornelis de Houtman)为首席商人代表带领的一支4艘船、240人组成的探险队从荷兰Texel出发前往亚洲,同行的还有他的弟弟费雷德里克?豪德曼(Frederik deHoutman)。船队于1596年6月到达位于爪哇岛的万丹苏丹国(Bantam,现印尼境内)。据说,当时的万丹是东南亚的还未被葡萄牙人占领的一个重要港口。1597年,豪特曼带着3艘船、87人回到荷兰。这是一次无比艰苦的航行,内部矛盾加上很多人死于疾病和无休止的、和各种对立者的战斗中。这次远航未能到达目的地香料群岛——摩罗加群岛,也没有带回很多值钱的货物来回报这次航行的投资,但是却增加了荷兰人自己远航去亚洲的信心,也为日后荷兰人在亚洲打开了财富之门。

这晚了一个世纪的亚洲远航,不禁让人想问这一整个世纪荷兰人都在忙些什么?

16世纪前的荷兰,其领地包括今天的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只是神圣罗马帝国统治下的荷兰公国。神圣罗马帝国相当于中世纪的“欧盟”,不同的是神圣罗马帝国拥有中央王权控制,和下面公国的关系是中央王权和封建地方势力的关系。用今天的话讲,那个时候的荷兰不是主权国家。16世纪初,随着神圣罗马帝国国王查理继承西班牙王位,荷兰又被转为西班牙统治。这时荷兰的面积尽管在西班牙及其殖民地的领土中微不足道,但这里工商业发达,城市经济十分活跃,有“西班牙王冠上的一粒珍珠”之誉称。

与此同时,西、葡两国在他们通过航海发现而到达的地区已经建立各具特色的殖民地。西班牙人用武力征服南美洲的大部分内陆地区,掠夺、抢劫、强迫传教和开采矿产。在那里,西班牙人把一船船的黄金、白银和黑奴运往欧洲。葡萄牙人则闯进一个东起马六甲、西至中东地区、由伊斯兰商人以和平方式建立起来的海上贸易网络。葡萄牙人竭尽全力谋求这个国际性贸易网络的霸权地位,并用了不到50年的时间,成功地在从中东的霍尔木兹(Hormuz)至马来半岛的马六甲这一传统海上丝路上建立了一连串的有堡垒的商馆。依托这些商馆,他们控制了东、西亚之间的贸易航线并将一船船亚洲的香料、丝绸和瓷器运往欧洲。为了销售那些亚洲商品,葡萄牙人要依赖荷兰的中心市场。1509年,葡萄牙王室又在安特卫普(现比利时的Antwerpen)建立了一个贸易机构。所以,当时属于荷兰的安特卫普成了欧洲市场最重要的香料集散地。换句话说,荷兰人其实早已参与和亚洲的香料贸易了,只是当时靠着“大老板”还不用自己外出“觅食”而已。

16世纪中叶,在神圣罗马帝国出现的宗教改革运动也波及到荷兰。部分荷兰人选择了新教。由于作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西班牙国王查理在镇压神圣罗马帝国内部的新教改革运动的战争中失败,不得不承认神圣罗马帝国国内宗教信仰由各领地的诸侯自定,即“教随围定”的原则,不论新教、旧教都有平等权利。可是,作为狂热旧教卫道者的查理国王却对荷兰仍采用严厉镇压政策,对待荷兰新教徒实行各种酷刑。另外,查理国王在对付与海外扩张战争,对内镇压神圣罗马帝国内部的战争中都需要大量军费。为此,西班牙国库十分空虚。为筹措经费,就对荷兰增以重税,竭泽而渔。在这种情况下,荷兰工商业急剧衰落,失业严重,再加上还受到宗教上的高压政策,荷兰民众忍无可忍,遂于1566年爆发了反对西班牙的起义活动,继而起义转成荷兰独立战争,也就是“八十年战争”(1568-1648年,Tachtigjarige Oorlog)。

1580年,腓力二世将葡萄牙并入西班牙。1585年,安特卫普(Antwerp)也落入西班牙人手中。许多惧怕受西班牙迫害的新教徒带着他们的商业财富和造船知识逃往了阿姆斯特丹。尽管此时的阿姆斯特丹已经具备了和亚洲进行贸易的商业和欧洲内部运输方面的知识而成为香料贸易集散地,但是荷兰人仍缺乏前往亚洲的航海方面的知识。在这条航线上,哪里有浅滩、暗礁,哪里有淡水、港口,哪里有好斗民族等等,荷兰人都一无所知。1592年,豪德曼兄弟曾应阿姆斯特丹商人的要求前往里斯本探寻前往东印度的航运事宜,结果孔奈里斯?豪特曼被葡萄牙人以涉嫌间谍罪而羁押,后被阿姆斯特丹商人赎回。这条航线被葡萄牙人列为国家机密,谁出售这条航线机密便会被处死。目前对荷兰来说,由于和西班牙人的这场独立战争使得以前荷兰商船所用的西班牙港口已对荷船关闭,现在随着葡萄牙并入西班牙,葡萄牙港口也不能为荷兰商船所用。尽管阿姆斯特丹取代了被封锁和废弃的安特卫普港而成为香料贸易集散地,但由于随着西、葡港口对荷兰人的关闭,到阿姆斯特丹的香料运输也随之衰落了。荷兰人现在别无选择,只有自己寻找一条到亚洲的通路——一条尽可能避免和葡萄牙人正面冲突的航线。

荷兰独立战争是怎么回事?

西葡战争是西班牙旨在并吞葡萄牙的侵略战争。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乘16世纪下半叶葡萄牙军事经济地位衰落、国际地位下降之机,在无直系继承人的葡萄牙国王塞巴斯蒂昂一世于1578年死后,声称自己享有葡萄牙王位继承权。他获得了葡萄牙贵族和天主教耶稣会教徒的支持。

1580年,阿里巴将军统率的西班牙部队开往葡萄牙,1581年占领了里斯本,迫使葡萄牙国会承认腓力二世为国王。

在西班牙统治时期,葡萄牙被迫多次参加西班牙对英国和荷兰的战争。国内饥荒,人口锐减,各阶层人民对西班牙统治普遍不满。1640年12月1日,里斯本爆发了人民起义,并扩展到全国各地。这次起义使葡萄牙摆脱了西班牙的统治。1668年,西班牙被迫承认葡萄牙独立。

18世纪初,葡萄牙参加了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最初它站在法国一边,后来在英国、奥地利和荷兰的压力下,于1702年5月加入了反法同盟。

在这次战争中,葡萄牙丧失了在摩洛哥的重要支撑点——休达。英国把休达给了西班牙作为占据西班牙的直布罗陀的补偿。

1801年,英国又将葡萄牙拖入反西班牙的战争。最初是西班牙和共和制的法国作战,战败后和法国订立了军事同盟。随后西班牙部队进入葡萄牙,迫使它缔结了屈辱的和约。

根据巴达霍斯和约葡萄牙把瓜分的亚纳河左岸的领土连同奥利范萨要塞割让给西班牙,并承担义务禁止英国船只停靠葡萄牙各港口。英国在特腊法耳加角海战中粉碎了法西联合舰队,恢复了自己在葡萄牙的地位。

荷兰独立战争指的是尼德兰在1566—1609年期间发生的资产阶级革命。它既是一场资产阶级为代表的进步力量反对封建制度的民主革命,又是一次尼德兰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民族解放战争。这场战争最终以荷兰的胜利而结束,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对世界历史的进程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尼德兰意为“低地”,指中世纪欧洲西北部位于莱茵河、默兹河、些耳德河下游以及北海沿岸的地区,包括今天的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三国和法国北部的一小部分。尼德兰古代曾由罗马统治,中世纪初期成为法兰克王国和查理曼帝国的组成部分。11—14世纪,尼德兰分裂成许多封建领地,多隶属于神圣罗马帝国和法国。14世纪至16世纪中期,通过中世纪的王朝婚姻关系和王位继承,尼德兰成为西班牙的一部分。

荷兰尼德兰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较早、成长较快。制造呢绒、丝绸、亚麻布、地毯、肥皂、玻璃器皿、皮革和金属制品的手工工场迅速发展。布鲁日、安特卫普成为重要的贸易、商业和国际信贷中心。安特卫普有1000多个外国银行和商号的分支机构,还成立了商品交易所和证券交易所,港内可同时停泊2000余艘船只。佛兰德尔和布拉班特的农村中,农民份地改为短期租地,富裕的市民和部分佃农购买贵族土地经营农场,采取封建或者半封建的剥削方式。尼德兰北方最发达的省份是荷兰和泽兰。16世纪,这些地区的毛纺织业、渔业、造船、制绳、制帆等行业已多半采用资本主义方式经营。代尔夫特、多德雷梅特等城市的啤酒商人通过借贷契约和预付货款的办法把农民变成自己的剥削对象。阿姆斯特丹逐渐垄断了波罗的海的贸易。北方农村的封建关系一向薄弱,很快出现了贵族改用资本主义方式经营土地的现象。

尼德兰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障碍是西班牙封建专制制度的压迫和束缚。西班牙国库收入的一半来自尼德兰。腓力二世通过拒付国债、提高西班牙羊毛出口税、限制尼德兰商人进入西班牙港口、禁止他们同西属地贸易等办法扼制尼德兰资本主义经济,造成手工工场倒闭、工人失业。西班牙专制的另一表现形式是教会迫害。查理一世曾在尼德兰设立宗教裁判所,颁布“血腥诏令”,残酷迫害新教徒。腓力二世加强教会权力,命令尼德兰总督一切重大事务听从教会首领格伦维尔的意见,并且拒绝从尼德兰各地撤走西班牙军队。

面对西班牙的专制统治和宗教迫害,以宗教斗争为先导的尼德兰民众反封建斗争逐步高涨。加尔文教在尼德兰的教徒迅速增多,不时发生武装的加尔文教徒同当局和教会的冲突。在群众革命运动不断高涨的压力下,腓力二世召回格伦维尔,答应撤走西班牙军队。但在1565年又秘密制定了残酷镇压尼德兰革命势力的计划。1566年,以奥伦治亲王威廉为代表的尼德兰贵族向西班牙国王请愿,表示忠于国王,要求废除宗教裁判所,缓和镇压异端的政策,召开三级会议解决迫切问题,但毫无所获。同年夏天,激进的加尔文教会要求贵族们“继续前进”。至此,贵族中的激进派加入到加尔文教会和革命群众的行列,一场大的革命风暴即将来临。

1566年8月,以制帽工人马特为首的激进群众掀起了自发的“破坏圣像运动”。安特卫普、瓦朗西安爆发了起义,大批手工工场工人、农民和革命的资产阶级分子组织起名为“森林乞丐”和“海上乞丐”的游击队,神出鬼没地袭击西班牙军队。1568年,奥伦治亲王从国外组织一支雇佣军进行了有限的战斗。1572年4月,尼德兰北方各省普遍发动起义,将西班牙军队驱逐出境,到1578年几乎整个荷兰和泽兰都获得了独立。最重要的几次战役是哈勒姆保卫战(1572年12月—1573年7月)、阿尔克马尔保卫战(1573年)、莱顿保卫战(1573年10月—1574年10月)以及阿姆斯特丹驱逐西班牙人的战役(1578年)。1576年9月4日,布鲁塞尔举行起义,西班牙在南方的统治也被推翻。

哈勒姆保卫战,全城居民奋起自卫,同仇敌忾,给西军造成重大伤亡,但终因弹尽粮绝而陷落。阿尔克马尔保卫战,使西军付出沉重代价,最终弃城撤军。莱顿保卫战,市民坚持数月之久,甚至在粮绝之时仍拒不投降,直到“海上乞丐”游击队水淹西军,西班牙军队才仓皇逃窜……

1576年10月,全尼德兰的三级会议在根特召开,11月8日北南双方缔结《根特和解协定》,要求联合驱逐西班牙人,召开新的三级会议解决宗教问题,成立政府。政权落入反动贵族、天主教僧侣和资产阶级保守派人士手中。三级会议对西班牙采取妥协态度,使得尼德兰各地爆发新的起义,反西斗争之火又熊熊燃烧起来。1577年,南方革命的胜利果实落入奥伦治亲王手里。他坚持用妥协的办法统一全国,依靠雇佣军,反对以武装的人民群众为基础建立革命军队。结果是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保守势力压制、排斥和打击革命势力,积极的革命分子(资产阶级激进派人士、手工业者、熟练工人等)大批迁入北方。

1580年1月,荷兰、泽兰等10多个省的代表在乌得勒支缔结“乌得勒支同盟”,宣布要联合行动,“像一个省那样”,并制定共同的军事和外交政策。5月,奥伦治亲王威廉也在盟约上签字。次年,格罗宁根等几个省和地区也加入同盟。1581年7月26日,乌得勒支同盟的三级会议正式通过《誓绝法案》,废黜腓力二世,宣布脱离西班牙独立。新组成的国家称“联省共和国”,由于荷兰省的经济和政治地位最重要,故又称“荷兰共和国”。

从1581年起,西班牙军队对南方发动反扑。1585年3月攻陷布鲁塞尔,安特卫普保卫战持续13个月最终陷落,南方革命失败。1587年,荷兰共和国和英、法结成同盟,共同抗击西班牙,使荷兰独立战争进入一个新阶段。这一阶段最重要的战役是纽波特会战(1600年)、西军攻克奥斯坦德之战(1601—1604年)、在上艾瑟尔和聚特芬反击西班牙统帅斯皮诺拉进军之战(1606年)以及荷兰海军获胜的直布罗陀海战(1607年)。长期的战争和多次失败,特别是“无敌舰队”的覆灭,使西班牙元气大伤,极为虚弱,被迫于1606年同荷兰共和国谈判,并于1609年4月签订所谓《12年停战协定》,事实上承认了荷兰共和国的独立。尼德兰革命在北方完全胜利,南方仍然处于西班牙控制之下。

停战期满后,战争重新爆发,并成为30年战争(1618—1648)的一部分。1648年在签订结束30年战争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同时,也签订了《荷西和约》。西班牙终于正式承认联省共和国独立,承认尼德兰南部归荷兰共和国。

荷兰独立战争是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革命的主要任务是推翻西班牙的专制统治,争取民族独立,摧毁封建势力,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道路。革命的领导力量是新兴的资产阶级,主力军是城市平民和农民,思想旗帜是加尔文教。由于资本主义还处于手工工场时期,资产阶级尚不成熟,特别是南方的资产阶级同西班牙还有难以割舍的联系,因此使得这场革命战争异常复杂、曲折和持久,经历了几次反复。

在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独立战争中,尼德兰并没有制定一个像样的军事战略和军事政策,它的最后胜利归功于以下几点:1.尼德兰进行的战争是正义的、进步力量对落后的、非正义力量的殊死搏斗,人民群众发挥了无比的创造力和英勇的革命精神,作出了巨大的牺牲。2.尼德兰革命有一个复杂但可以争取的有利于自己的国际环境,特别是西班牙同欧洲大陆各国矛盾重重,冲突不断,无形之中给了尼德兰革命一个可以回旋、能够持久斗争的有利条件。只要革命之火不熄、独立意志不衰,“坚持到底就是胜利”。3.荷兰独立战争,就其所进行的大部分战役而言,是一场要塞和城市攻守之战。尼德兰人民利用自己熟悉地形、气候的有利条件,因地制宜,全民(城)老少全力抗战,创造了不少城市攻防战术和措施,虽然不是每战必胜甚至是败多胜少,但仍然为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石。荷兰独立战争对以后要塞攻防战术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作为世界历史上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有其不可克服的局限性。它不仅没有彻底摧毁封建土地所有制,而且政权落入大商业资产阶级和贵族手中,限制了工业资本的发展。因此,荷兰经济的发展主要靠商业资本和贸易的推动,虽可蓬勃发展,但缺少后劲,好景不会太长。荷兰独立战争胜利后,荷兰在17世纪中期迅速崛起。它的资本主义的大发展有三大支柱,即东印度公司、阿姆斯特丹银行和一支强大的商船队。凭借这三大支柱,荷兰成为东方贸易的霸主、欧洲金融的中心和世界性的“海上马车夫”。但这种以商业资本为动力的迅速发展为时不长,17世纪下半期即开始衰落。

尽管如此,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仍然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马克思对此给予应有的评价,称它是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型”。